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艺术论文 -> 电影艺术论文 -> 论文内容

(推荐)贺岁片是什么——中国大陆贺岁片研究_电影艺术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电影艺术论文    收藏本页
  前言:研究缘起与范围
    
     (一)缘起——一个谜的吸引
     在大陆,贺岁片是一个新东西。从1995年引进放映贺岁片《红番区》起,至今也不过七八年的时间。虽然看得多了,人们对它还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乐意尝试它——尝试欣赏它,尝试拍摄它,尝试推销它。我想尝试研究它。
     著名电影人张艺谋先生也是一个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人。除了在电影之外尝试了很多新东西,就电影本身而言,张艺谋也涉猎了诸多领域。从身份言,摄像师,演员,导演;从影片言,战争片(如《一个和八个》《红高粱》),言情片(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动作片(如《代号美洲豹》),武侠片(如《英雄》),贺岁片(如《幸福时光》)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在我关注贺岁片的时候,张艺谋导演的贺岁片《幸福时光》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如果不粗鲁而简单地指责导演、演员、编剧有失水准,这部影片巨大的前期投入和甚微的票房收入之间形成的反差,对我来说构成了一个谜,引发了我一探究竟的决心,也使得我在贺岁片的探究中越走越深。
     这就是本文从思考变成文字的缘起。
    
     (二)范围
     从世界范围来看,贺岁片不仅仅为中国大陆所独有,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大陆的贺岁片还得益于香港贺岁片的启发。在日本,也有节日看贺岁片的习惯,每年的新年和八月的盂兰盆节家庭团聚时,日本要推出一部名叫《寅次郎的故事》的系列电影作为贺岁片。意大利在每年圣诞节前后,也要推出一系列轻松的喜剧电影。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人文现象。
     著名人类学家克罗德·列维—斯特劳斯在研究神话时,发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种种神话在一些基本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从而发现神话具有双重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我认为:以这一结构主义思维来看待“贺岁片”现象是极为合适的。贺岁片类似于神话,各国的贺岁片同神话一样也具有一个普遍近似的表层结构和基本相同的深层结构;但它又不同于神话具有极其稳定的超结构特征,表现在它更容易受到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贺岁片的对比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是,基于三个原因本文将各国贺岁片的对比研究排除在外:一是因为作者所掌握贺岁片材料有限,力有不逮;二是因为只有在做好一个地区的贺岁片的研究后,才可能做好对比研究;三是因为本文的目的在于寻找中国大陆的贺岁片得与失的原因,廓清对贺岁片的认识,总结出基于中国独有的文化上的贺岁片的创作规律并给予创作者们以借鉴。 因此,本文研究的文本对象虽然偶尔也旁涉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贺岁片,但基本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贺岁片范围以内。
     考虑到在大陆放映的贺岁片不完全等同于由大陆电影人制作的贺岁片, “中国大陆贺岁片”的范围确定为大陆电影人制作的贺岁片,在大陆放映的进口贺岁片(主要是香港电影人制作的贺岁片)两大类。另外,鉴于研究需要,在春节档期放映的没有以贺岁片名义上映的影片也在涉及中。
    
    
    
    
    
    
    
    
    
    
    
    
    
    
    
     一、 大陆贺岁片的现状
    
     (一)历年大陆贺岁片片目及票房概述
     我们研究的对象状况如何呢?
     1995年岁末,香港贺岁片《红番区》出现在大陆的各大影院,大陆观众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一种电影被称为“贺岁片”。在领略了“贺岁片”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它的8000万元人民币的大陆票房也让一直困扰于低迷票房的大陆电影人大吃一惊。1996年、1997年成龙借着《红番区》的成功在大陆接连推出《白金龙》、《义胆厨星》等贺岁片,频频得手。成龙的成功给大陆电影人极大的启示。
     1997年底1998年初,大陆电影人独立摄制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亮相北京,导演冯小刚,演员是几个善演喜剧的名角:葛优,英达,刘蓓,何斌等包括冯小刚本人,制作单位是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这部讲述梦想与现实之间可怜又可笑的矛盾的贺岁片倍受国人喜爱,当年即创下了良好的票房,全国票房3600万元人民币,北京票房1100万人民币,打败了成龙的贺岁片《我是谁》700万人民币的北京票房,给国产影片打了一剂强心针。
     1998年底1999年初,尝到“贺岁”甜头的冯小刚再度推出贺岁片《不见不散》,制作单位还是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不过,当年的贺岁市场不再是冯氏的“家天下”,陈佩斯、温兆伦主演的《好汉三条半》,冯巩主演的《没事偷着乐》,赵本山主演的《男妇女主任》等十余部贺岁影片参加了这一次角逐;该年大陆摄制的贺岁片票房冠军依旧是冯氏贺岁片,全国票房4000万,北京票房1800万人民币。但是成龙的贺岁片《尖峰时刻》、以及在此期间上映的没有以贺岁名义发行的进口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也有不俗的战绩,其票房都高于《不见不散》。
     1999年底2000年初,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投资,冯小刚导演的第三部贺岁片《没完没了》出炉。由于上一年票房收入的压力,这一年内地制作的贺岁片在数量上相对减少,除冯氏贺岁片外,还有《相约2000年》等影片;在这轮角逐中,《没完没了》的票房收入仍居大陆摄制的贺岁片榜首:全国票房3000万,北京票房1000万元人民币。同去年情况一样,在此期间上映的非贺岁片《偷天陷阱》、《黑客帝国》、《东京攻略》、《精灵小鼠弟》等也有很好的票房收入。
     2000年底2001年初的贺岁片中少了冯记产品,但是上一年良好的票房收入吸引了更多的影片加入到内地贺岁档期的征战中:张艺谋导演、赵本山、李雪健、董洁等人主演的《幸福时光》,刘恒编剧、安战军导演、梁冠华、朱媛媛主演的《美丽的家》,梁天导演、曾志伟等主演的《防守反击》,宋丹丹、傅斌主演的《考试一家亲》,刘京山、张世、袁立主演的《大惊小怪》等“千禧五大贺岁片”。然而,这年的贺岁票房收入远远赶不上冯氏三部曲,所谓的五大贺岁片票房加在一起也没有一部冯氏贺岁片的票房收入多。这一年的贺岁票房也被成龙的《特务迷城》挖走了不少。
     2001年底2002初贺岁片的阵容十分强大,有十部以“贺岁片”名义投放市场的影片,包括夏刚导演,陆毅、范冰冰等参加演出的《一见钟情》,曹保平导演,尤勇、刘蓓、袁立参加演出的《绝对情感》,以及香港著名电影人技安(刘镇伟)导演,王家卫监制,集合了著名演员梁朝伟、赵薇、张震、王菲、朱茵的《天下无双》等,其间,由沉寂了一年的“贺岁导演”冯小刚执导,葛优、英达、关之琳等大牌影星联袂出演,美国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预计票房1.2亿元人民币(制作者称包括盗版碟在内的总价值)的贺岁片《大腕》无疑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大腕》的最后票房为3800万,再次独占“贺岁片”票房冠军宝座。与此同时,进口片《决战猩球》、《侏罗纪公园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参与了这场角逐,特别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
     或许是上一年太热闹的缘故,2002年底2003年初的贺岁影坛很有几分冷清和落寞。仅有《老鼠爱上猫》、《百年好合》、《皆大欢喜》等几部影片。最后由刘德华、张柏芝主演的《老鼠爱上猫》登上了贺岁票房冠军榜,全国票房收入1200万人民币。
     这里有几部贺岁片的全国票房收入统计:
     贺岁片全国票房收入统计表
     片 名 票房收入(以人民币计)
     《红番区》 8000万元
     《不见不散》 4000万元
     《甲方乙方》 3600万元
     《没完没了》 3000万元
     《没事偷着乐》 900万元
     《美丽的家》 600万元
     《幸福时光》 500-600万元
     《防守反击》 600万元
     《大腕》 3800万元
     《老鼠爱上猫》 1200万元
     注:除《大腕》《老鼠爱上猫》外,本统计表数据由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提供。《大腕》票房数据引自《当代电影》107期P26,《老鼠爱上猫》票房数据引自《北京晨报》2003年2月10版。
     (二)票房出了一个之谜
     从1995年算起,贺岁片出现在大陆市场已有八年,而且已基本形成规模。从票房来看,冯小刚的贺岁四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其票房收入不但稳居当年国产贺岁片的头把交椅,而且是当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的佼佼者,甚至还击败了进口美国大片在中国内地的票房。但是,大多数贺岁片的票房成绩并不理想,有的还倍受冷遇。
     有好有坏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就象不是所有的武打片、喜剧片、恐怖片、儿童片都能取得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