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教案内容
  • [ 收藏本页教案 ]
  • 《黄河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多媒教学-教学教案

    教案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不详   教案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收藏本页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 :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黄河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多媒教学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网www.www.hxswjs.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