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教学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教案内容
  • [ 收藏本页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教案作者:本站   教案来源:本站整理   教案栏目:高一语文教案    收藏本页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