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算化审计系统的特征
1、电算化审计系统的形成原理
电算化审计系统主要是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的核算系统。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和审计的原理、方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对手工审计的原理,程序及方法进行变革,形成一套新的电算化审计核算系统。新系统的原理、程序、方法、功能和结构与手工信息系统是截然不同的。
2、数据电子化和工作程序化
电算化审计的数据都必须是存入计算机中的电子化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双方来实现网上处理。并且电算化审计的大部分处理过程是属于结构化的,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非结构化问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解决。
3、灵活的人机交互系统
电算化审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为管理服务的,因此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工作。如原始数据的录入、查询条件的选择、分析判断指标的设定及报告的完善等必须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因此,电算化审计系统是一个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灵活的人机交互系统。
4、电算化审计系统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依赖性
电算化审计系统是建立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基础上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的核算系统。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查询功能的强弱、数据库的标准化与开放性、是否保留处理过程和审计痕迹以及预留审计测试通道等对电算化审计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影响很大。所以电算化审计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高,越能帮助找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也可减少电算化审计系统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依赖程度。
二、电算化审计条件下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审计人员无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会因为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跟踪审计;会因为不懂得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识别和审查其内部控制。因此,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审计组织中,应培养一批电算化审计系统的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和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队伍。
三、电算化审计与传统审计工作的比较
1、改变了审计方法,扩大了审计范围。在手工审计的条件下,审查方法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而电算化审计系统采用的是人机交互、手工操作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原始凭证的生成过程必须由人工识别、编码、录入后才能为计算机所识别和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既有人的操作过程,也有机器的处理过程;在检查审核过程中,既有人的审核,也有机器的自动检验、审核。因而决定了电算化条件下审计方法也必须是电算化方法与非电算化方法相结合。电算系统审计的范围也扩大到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运行和处理流程等方面。
2、改变了审计线索。在电算化审计系统中,通过改变与审计线索有关的某些关键因素(如数据存储介质、存取方式、处理程序等),对审计线索会产生以下影响:原始凭证一旦转换到机器可识别的输入介质上,就不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在某些系统中,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由于采用直接采集数据设备而不复存在;系统不会经常打印出原始记录,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提供打印报告;保存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除非依靠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计算机记录的顺序和数据处理工作很难直接观察,审计人员难以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
3、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由于审计的对象有了重大的变化,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和审计范围也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某些过去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用。而另一方面,缺乏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人员考核标准、电算化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都有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