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论文内容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2例治疗体会

论文作者:本站    论文来源:本站整理    论文栏目:医学论文    收藏本页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12例,采用有限切开植骨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职称论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1-54岁,平均32岁。均为高能量损伤后顺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患者。所有病例均无感染、断钉及合并消耗性疾病。
    1.2治疗方法
    本组12例均采用硬腰双联麻醉,取原手术切口以骨不连处为中心作有限切开,彻底清除骨折端的疤痕组织,用咬骨钳咬除骨不连处硬化骨,植入自体髂骨,长腿石膏后托功能位固定,术后第2天即可行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性锻炼,4周后拆除石膏托,被动屈膝功能锻炼,5周后主动屈膝及扶双拐下床不负重行走,6周后扶单拐行走,10-12周后弃拐行走。6周、8周、12周、6个月均需复查X线片,观骨折愈合情况,指导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8个月,平均10个月。10-12周骨折处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线片示骨不连处有连
    *354100福建省光泽县医院骨科(手机13599306350)
    **350007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
    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模糊,骨折临床愈合,髋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无并发症。
    3 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治疗上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以交锁髓内钉固定为主。因为钢板内固定存在着创伤大、失血多、应力遮挡、骨质吸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外固定支架则稳定性不足,常用于股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严重的病例。而带锁髓内钉则有手术适应症广,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可靠,可早起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再骨折率低,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优点,故成为股骨干骨折的金标准。然而,可能因为患者自身及医源性因素,也出现少数患者骨不连,约占1.4%[1].如粉碎骨折、骨缺损、断端接触不良、髓内钉型号偏小、术后感染、断钉等。本组12例骨不连排除了术后感染、断钉等原因。治疗上有①把静力型固定动力化并植骨②取出交锁髓内钉植骨加钢板内固定③取出交锁髓内钉植骨加外支架固定等。另有人报道针对髓内钉型号偏小采用单侧皮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近端骨不连[2]。第①种方法疗效不确切,因最近有研究表明,钛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钛质髓内钉允许应力负荷通过骨折部传递,交锁并不妨碍应力负荷通过骨折处,且肌肉的收缩力在骨折中起重要的作用,静力固定与动力固定在骨折愈合方面无明显差异。相反动力型固定容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由于骨折端嵌插导致髓内钉退出或进入膝关节,同时动力型交锁钉还有成角、不稳、旋转对线不良、肢体短缩及不能早期活动等缺点,因此在治疗中将静力型改为动力型没有必要[3].第②种方法较为普遍,也较可靠,但存在钢板内固定的不足,且因大腿肌肉发达,患者不能过早负重,否则会使钢板断裂、断钉。外固定支架则稳定性不如钢板及髓内针。而有限切开对组织血运损害小,彻底清除疤痕组织,咬除骨折端硬化骨植骨,有利于骨折愈合,加上石膏托外固定,则可起到稳定骨折端及植骨块的作用。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肌力静力锻炼增加轴向应力及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并无植骨块移位的风险,相反恰恰起到稳定作用。4周后骨折处纤维性骨痂已形成,因交锁髓内钉内夹板支持作用,骨折处相对稳定,故可拆除外固定,行被动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但仍需避免旋转运动以防再骨折。5周后可扶双拐下床不负重行走,6周后可改为单拐行走。10-12周骨折临床愈合后则可弃拐行走。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12周,与股骨骨折闭合复位临床愈合时间相符,髋.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无并发症的发生,充分体现本法优越性。故笔者认为本法既克服了取出髓内钉植骨钢板内固定的不足,也克服了静力型固定动力化的缺点,是一种简单、实用、可靠的方法。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