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深有感触。我们常称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它是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光靠其中的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失败的。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都是空洞、贫乏的。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阅读
陶行知在书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反思我们的教育,往往都是坐在小小的教室中,让学生想象课本中所描述的知识点,再用课本中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想象。久而久之,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坐井观天,坐着等着答案从老师口中蹦出。他们将从主动的求知,转化为被动的、无条件的接收知识。
陶先生在实际的教育中,也是处处体现着他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像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放飞蜻蜓》一样。如果陶先生只是在课堂中传输要保护动物的思想,那么当课后,学生再次看到这些动物时,也许,脑海中早就将对动物的保护抛至脑后了。但陶先生却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这样的教育不是死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让生活也无时无地充满着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在强调生活既教育理论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并认为,教育过程与教学方法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他站在实践唯物论的立场上,提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是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种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的作用就须要把儿童从“大彻大悟中形成信仰而生出力量来。”提出“促进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生活之提高。”
抓出教育契机很重要,同样用何种方法教育也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教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当王友做出用泥巴砸同学的事情后,很多老师相信都会否定掉王友的所有闪光点,而将目光聚集到他欺负同学上来,继而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的确也是抓住了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教育,但这一味的说教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呢?反而还会一步一步拉大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应该要从生活出发,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