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工科论文 -> 土建水利论文 -> 论文内容

从“污染大户”到“治污先锋”:川化集团治污记_土建水利法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土建水利论文    收藏本页
“环保和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环保不达标,连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效益?”当记者在沱江污染事故发生一年多以后,近日再次来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集团公司总裁苏重光感慨地对记者说。

    2004年3月,川化集团第二化肥厂违规技改发生事故,造成沱江特大污染,危及下游百万群众饮水安全长达一个月。

    苏重光说:“这次污染事故对企业震动很大,它使人们明白一个道理: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应。”

    他说,历届集团领导对环保也很重视,但往往是“上面在使劲,下面不来气”。现在,集团把环保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把环保要求落实到每个职工的日常行动中去。

    去年5月开始,集团总裁、股份公司总经理、分厂厂长、车间主任、普通工人层层签订了环保责任书,建立环保目标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靠制度来防范事故。

    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官浪平临危受命,出任第二化肥厂厂长。他告诉记者,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制度建设,树立职工的环保责任心,要求“每个人都是环保责任人”。

    第二化肥厂监测的氨氮浓度最高容许限值是40ppm,职工只要发现氨氮浓度超过35ppm,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环保监督员、班组组长、车间主任,同时也必须通知厂长。上个月有一天,氨氮浓度超过35ppm,发现情况的职工只报告了当班环保监督员和车间主任,没在第一时间通知厂长,虽然有关人员及时处理,没有造成事故,但这名没向厂长报告情况的职工还是受到了罚款处分。

    官浪平说,现在工厂上下在环保问题上逐渐树立起了防微杜渐的观念,还建立了环保安全快速反应机制,使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处置。

    记者在第一化肥厂尿素车间看到,几名职工正拿着塑料桶接管道中的滴水。车间主任祝祥斌说:“这些滴漏水都是含有少量氨氮的母液,说明设备运转中出现了不正常情况,但是不严重,只要密切注意就可以了。过去,职工对这种情况基本不去理会,任它滴漏,这些母液长期浸在地表,一遇大雨就流进地沟,长此以往,就可能造成废水氨氮超标排放。”

    记者问,这么一点点废液,不至于影响到整个达标排放吧?祝祥斌认真地说:“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废水的达标就很难保证了。我们现在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今年1月初,川化集团2.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准备上马,张薇被集团公司派驻到现场从事环境项目管理。3月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了专家评审,依旧例项目就可以动工了。但张薇坚持认为,建设项目必须拿到环境影响评价的正式批复才行。结果,这个项目硬是“拖”了半个多月,直到环保局正式批复才动工。

    张薇说:“作为一名企业的环保人员,我的职责就是保证不出疏漏。要对工厂负责,对社会负责。”

    目前,川化集团正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和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每个员工进一步明白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集团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全力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2004年川化集团用于环境保护的总投资达4130万元,为此前10年污染治理投资的总和。这笔钱主要用于氨氮废水处理装置的建设和完善。他们在集团内完成了12个共计2882立方米的废水回收池和事故应急池建设,万一设备、装置发生故障,可确保在第一时间切断污染源,并最终实现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如今,川化集团正朝着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向大步迈进。(完)

colspan="2" align='right' class="Article_tdbgall">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