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语言教育论文 -> 其它教育论文 -> 论文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教材介绍_其它教育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其它教育论文    收藏本页

    (一)水的三态变化:包括第1、2、3、4课。在低年级学生认识了水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 水的蒸发、沸腾,水蒸气的凝结、凝华,冰的融化、升华,以及露和霜的成因;进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液态、 气态、固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二)空气:包括第5、6、7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大气压力的基 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及风的观测。
    (三)植物:包括第8、9、10、11课。在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了根、茎、叶外部形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 识根、茎、叶的生理作用。
    (四)力:包括第12、13、14、15课。继“平衡”、“轮子”、“压缩空气”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弹性、 摩擦力、反冲、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力。
    (五)热:包括第16、17、18、19课。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以及保温 和散热的方法。
    (六)水:包括第20、21、22课。在学生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云、雾、雨、雪的 成因,以及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的循环运动。
    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观察能力
    1.指导学生观察一些自然变化或自然现象。例如水的三态变化,空气的流动,热传递现象,弹力、摩擦力 和反冲现象等。这类观察的教学重点是条件和过程,即某种变化或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经历了怎样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有什么变化或出现什么现象等。
    2.培养学生定量观察能力。例如利用测力计测定摩擦力、重力的大小,根据风中物体的动态或人的感觉估 测风级等。
    (二)实验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正确使用酒精灯,会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会做说明热空气 上升、根有吸水作用、茎有运输作用的实验,以及有关弹性、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的实验。
    2.继续练习对比实验,学习模拟实验方法。例如说明水蒸气的凝结与温度有什么关系、摩擦力大小与什么 因素有关系的对比实验,风、露、霜、雨的模拟实验。
    3.学习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设计霜的模拟实验,雨的模拟实验,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三)思维能力
    1.应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一些自然现象的共同特征。例如弹性、反冲的共同特征,热空气会上升等。
    2.运用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差异法,认识一些自然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例如水蒸气凝结成水的温度条 件,露、雾、霜的成因,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等。
    3.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一些复杂事物的变化或内在联系。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热传递等。
    4.运用想象认识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例如风的成因、水的蒸发、热辐射、水在自然界里的循 环、叶的蒸腾作用、叶的光合作用等。
    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风的成因等知识,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永恒变化的 ,变化是有规律的。
    2.通过学习风的观测、水的三态变化的应用、弹力的应用、摩擦力的应用、反冲的应用、热传递的应用、 人工降雨等知识,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然,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
    3.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现代火箭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各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及教法要点
    第1课 蒸发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蒸发。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观察→思考→建立蒸发概念→广泛联系自然界中水的蒸 发现象”的思路编写的。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指导学生认识蒸发吸热。课文首先列举一些水蒸发时人会感到冷或凉快的现象,然后启发学生归纳出水 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的结论。这是本课教学的观点。
    3.指导学生认识: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这是本课的选讲内容。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蒸发,水蒸气是什么样的物体,水蒸发时要吸热;能想象蒸发的过程 ;知道水是可以变化的。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指导学生认识蒸发的本质和蒸发的条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回想一些熟悉的水蒸 发现象,然后启发学生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研讨。思考的过程不应草率,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归纳和 想象。通过归纳,找出各种蒸发现象的共同特征;通过想象,认识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去的过程。
    第2课 沸腾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沸腾。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实验→思考→建立概念”的思路编写的。为了观察 水的沸腾现象,必须教给学生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方法,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2.比较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两种现象的特征。在比较的基 础上,教给学生用箭头和简单的
    受热文字(水—→水蒸气)表示这两种变化,这是对蒸发和沸腾很好的综合与概括。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沸腾,蒸发与沸腾的相同与不同;初步掌握酒精灯的用法,会用酒精 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知道水是可以变化的,变化是要有一定条件的。
    做好水的沸腾实验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学时应尽可能创造条件,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水的沸腾现象,真正学到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实验表明,实验技能的培养,应该采用“讲 解、演示→分步操作→连贯操作→反复练习”的步骤。
    第3课 凝结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的凝结,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热水杯盖内有 小水珠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分三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想小水珠可能是由 水蒸气变成的;(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思考”认识水蒸气是在受冷的条件下变成小水珠的;(3)建立凝结的 概念,并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概括这种变化。这部分的实验是对比实验,这部分的思考方法核心是“因果关系 归纳法”中的差异法。
    2.指导学生认识露的成因,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个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也可以说是 关于水蒸气凝结的知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的思路编写的。这部分 的实验是模拟实验。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蒸气受冷会凝结成水,知道露的成因;初步学习运用差异法归纳某种变化 的原因和做模拟实验;认识到水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例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运用差异法分析某种变化的原因在低、中年级曾渗透过,本课作为一种思考方法正式教给学生。这种方法 以后要反复进行应用,本课必须打好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组中 哪些因素相同,哪些因素不同,进而把不同的因素与不同的结果联系起来。
    指导学生认识露的成因时,要充分运用本课前一部分的内容,根据水蒸气受冷会凝结成水的一般规律和露 形成时的天气特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推想出露的成因,做出假设。
    露的模拟实验在本课中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用冰造成一个冷的物体;通过在地 上洒水或把冷的物体放在湿布上,造成一个潮湿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 体会模拟实验的原理。模拟实验的本质是对某种自然事物的模仿。
    第4课 水的三态变化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总结课,课文内容分为三部分:
    1.指导学生认识水与冰之间的相互变化,水蒸气与冰晶之间的相互变化。水与冰之间的变化是通过生活中 常见的河水冬季结冰、春季冰融化的现象指导学生认识的,冰吸热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是通过洗了的衣服在冬 季可以冻干的现象说明的,水蒸气受冷可以直接变成冰晶是通过霜的成因来说明的。霜的成因是本课教学的重 点,这个内容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的思路编写的。
    2.综合认识水在液体、气体、固体之间的相互变化。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
    3.讲解人们对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应用。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运用“问题→假设→实 验→结论”的程序探究霜的成因,并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进一步体会到自然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 变化的。
    在本课教学中,应很好地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地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并有条理地把这种变化表述出来。
    类比推理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从露的成因推想霜的成因;从露的 模拟实验推想出模拟霜的实验方法。
    第5课 热空气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n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