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社会学论文 -> 图书情报论文 -> 论文内容

近十年来情报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_图书情报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图书情报论文    收藏本页

【 标 题】近十年来情报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
【 作 者】赵蓉英/侯经川
【作者简介】赵蓉英,侯经川,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赵蓉英,女,1966生,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博士生,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侯经川,男,1967生,副教授、博士生,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及有关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情报学的发展规律。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英文摘要】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dvances of informatics in several main aspects, and philosophically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principles.
【关 键 词】情报学/信息经济学/知识管理/网络计量学/发展/哲学思考
  Informatics/Information economics/Knowledge management/Webmetrics Development/Philosophical thought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3)06-0009-04
      1 近十年来情报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网络化的影响下,情报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环境下的情报学时期。这一时期,情报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相关技术、分支学科和学科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长足的发展。情报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日趋完善,学科内容逐渐丰富,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情报学的研究与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及知识化的特征和趋势。
    1.1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日趋完善
  我国著名情报学家严怡民教授认为:“情报学是研究情报运动的四个基本环节——情报的产生、情报的组织、情报的传递以及情报的吸收和利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情报学产生于情报工作的具体实践,必然会随着情报工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情报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报事业的发展和情报专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情报学理论与应用技术体系。1991年,我国著名情报学家包昌火教授,出版了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现代情报研究方法的宏著《情报研究方法论》。王崇德教授于1991年出版了专著《情报科学原理》一书,对情报科学的“进化与前景”作了创造性的论述。张新华1992年在《情报学理论流派研究纲要》一书中,对国内外形成的不同理论流派作了较系统的介绍。严怡民教授等在1996年出版的《现代情报学理论》一书中,对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丰富并拓宽了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自1995年以来,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连续编辑出版了4卷《情报学进展》年度评论,对推动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马费成教授1996年发表了《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一文,对情报学的目标和基本任务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情报学深化和突破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①知识信息的表达和组织必须从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向认识层次的知识单元或情报单元转换;②知识信息的计量必须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由上述可见,近十年来,情报学在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情报观的转变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在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一书的影响下,卢太宏等人(1987年)在《变革中的情报工作新观念与新方式》一文中,首次提出“大情报”观念,并将其界定为“从科技情报延伸到各类社会需求的情报,从单一领域的情报系统演变为综合的社会情报系统。”由此引发了树立大情报观念的思想。在全球信息化和信息经济的影响下,1992年9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将“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随后,几乎有半数的情报研究机构更名为“信息”机构,各大专院校的“科技情报专业”也纷纷更名为“科技信息专业”,1998年又将“科技信息专业”等五个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可以说,“大情报观”或“信息观”的提出和形成,适应了当时科技情报工作改革的需要,对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1996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研究报告《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影响下,知识被公认为是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人们认识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未加工的信息,而是知识,是被激活和被吸纳的知识;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也不是粗糙的信息而是不断创新的知识。因此,“知识”作为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引起了情报界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一时间,知识的组织、传播、扩散以及知识管理迅速成为情报学的研究热点。由上述可见,近十年来情报观的转变模式为:科技情报观(小情报观)→信息观(大情报观)→知识观。
    1.2 众多分支学科的迅速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报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新的分支学科,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1)信息经济学的完善。信息经济学是情报学与经济学结合的产物,表明情报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广义信息经济学和狭义信息经济学两个分支领域都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不少文献从经济学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信息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对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信息政策等现代社会的信息经济活动与规律进行研究;对新兴的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网络经济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图书情报系统在改革中提出的新观念、新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如乌家培教授的《信息与经济》、《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学》、张守一教授的《信息经济学》、谢康的《微观信息经济学》、葛伟民的《信息经济学》,以及马费成教授的《信息经济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信息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维迎教授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我国学者首次对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的开拓性研究。
  (2)知识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近十年来,知识组织的研究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国际性学术机构“国际知识组织协会”(ISKO);1996年,ISKO华盛顿会议决定将ISKO秘书处迁至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学院。此外,自1993年1月1日起,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分类法》(IC)更名为《知识组织》(KO),由ISKO主办。虽然基于网络的超文本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布鲁克斯“知识地图”的设想,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恰当的知识表达和计量方法。因此,我国学者马费成教授1996年在《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前知识组织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围绕这一问题,情报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元数据、知识结构、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仓库、知识库管理系统等等。
  (3)知识管理研究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网络化、信息化而来的知识管理热潮方兴未艾。情报学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文献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知识在组织中的生产、组织、管理、创新、增值等规律;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进行研究。近年来,知识管理新的动向和趋势主要表现在:①1999年11月召开的美国情报学会(ASIS)’99年会的主题为“知识的创新、组织和利用”,它对世界范围的图书情报学研究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ASIS(后改为ASIST)还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专业委员会;②国际图联(IFLA)召开了主题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知识时代的变革”的2001年年会,其目的是增强图书馆员在知识时代的地位、作用和责任感;③2001年6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机信息和教育2001年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图书馆如何管理知识”;④国际文献信息联合会(FID)在其网站中专门开设了“知识论坛”栏目,旨在促进全球图书情报人员就知识管理的学术与经验进行交流;⑤国外出现了一批相关研究著作与论文;⑥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外许多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课程,并出现了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各层次的专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国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不断升温。据报道,已发表了知识管理及其相关论文350余篇,分别从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究、措施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知识管理研究进展。国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比较赞同邱均平教授引用Yogesh Malhotra的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4)信息检索的发展——网络信息检索的形成。在网络信息检索的早期阶段(1996~1997年),众多搜索引擎均在数据库收录标引网页的规模数量和检索速度上展开竞争;而目前大家意识到某个搜索引擎能检索10万个记录或100万个记录对用户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用户所关心的是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针对自己检索问题的确切答案。因此,焦玉英教授在《信息检索》一书中指出,数据库的发展特点是:①数据库的汇聚、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及提供经加工后的信息;②网络检索工具的智能化,主要表现在自动索引软件的智能化、智能检索与智能搜索引擎等;③用户友好性的进一步提高,如改善用户检索界面、更好的检索结果提供方式等。人们认为,如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决策所需的深层次信息,发现有用的知识,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阶段。因此,信息检索的人—机交互、认知过程、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等技术,迅速成为当前信息检索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1995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首次召开了第一届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KDD-95)国际学术会议。对现代信息检索理论与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