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17O6—1790),小时候只上过两年学。他的成功,完全是刻苦自学的结果。
width="30%">

1752年7月的一天,富兰克林带着风筝等和一只储电莱顿瓶来到野外,使风筝升到空中。当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的末端。突然,一道闪电掠过,一段风筝线直立起来,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移动着。富兰克林觉得手中有麻木感觉,他把手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电火花。富兰克林惊叫起来:“我受电击了!闪电就是电!”
杰出的预言被证实了,但富兰克林并不满足。他又以杰出的智慧和才能,用莱顿瓶收集到了雷电,并用它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当时曾经轰动世界。
以卓越的实验才能为基础,富兰克林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了许多专门名词,像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富兰克林也成为电荷守恒定律的提出者。
富兰克林作为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