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诗词鉴赏 -> 诗歌理论研究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关于诗词之再思考诗歌理论研究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栏目:诗歌理论研究    收藏本页

    关于诗词之再思考

    一. 大与小。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很流行什么排行榜,大致是什么某某是一流诗人,某某是二流诗人之类的东西。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听评书《三国演义》里面“一吕二赵三典威;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排名。其实武林排名的形式也是我么祖辈留下的传统,等级观念的产物。从《三侠五义》到《小五义》,从《童林传》到《射雕》,其中都不同规模的有着那么一个武林排行榜。甚至在《西游记》这样的神怪小说中妖也有妖的高下,佛也有佛的尊卑。

    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武功的较量关系生死。生,你就有机会再长进,再超越;死了,也就停滞了。生死的一次性决定了排名的存在。这样可以让武功低的去思考一下有没有舍弃性命一搏的必要;也可以让武功高的人时时警示自己不能放弃修为。

    而对于文学是不关乎生死的,这种高下之分无非是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的产物。诗言志,既然是人类真实的情感就使者的尊重的,就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如果要定义个体之间的差别,我名之以“大小”。

    谈到大,我就想起金庸先生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就是我要说的大,我要说的浩然之气。这种大,不是说看到了什么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就做忧国忧民状得空发议论;不是因为国家制度与个人意见相悖了就去宣扬执政者不为人民着想的危言耸听;而是在看清大局,看清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之后,在去体谅人民与执政者各自的苦衷之后所表达的一种建议或感慨,他的态度是积极的,是针对事情而不是个人的,是真正的忧国忧民以及由之派生出来的浩然之情。是敢为天下先,可为天下死的气节;是恨不倾我有以救世人危的慷慨;是能从一己之悲体万众之苦的胸怀;是受人点水恩欲以涌泉报的感恩;是与我以不公报之以赤心的宽容。

    我们喜欢李白,因为他有在行路难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勇气;我们喜欢杜甫,因为他有“名岂文章著”的通彻;我们喜欢元稹,因为他有“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感恩之心。这,都是大。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拘泥于私情而难以自拔?是不是因为不经思索的义愤诋毁过社会?是不是因为痛苦比快乐更容易记忆而忘记了社会对自己的抚育?是不是私欲难以得到满足而大喊着人权?我想问一句,你的气度在哪?你的良知在哪?你的责任再不在自己的肩上?

    勿以小惠而伤大体,勿借公论而快私情!你做到了多少?在看一眼那个排行榜,或许他在玩笑的背后也带有者大家对某些人的认可,那么在一笑之后是不是也能够感觉到自己对于社会对于诗词的一种责任?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侠之大者,但是我想这种责任应该像武术入门规矩中“不欺凌弱小,不奸淫妇女”一样得到认可。这也是为人的根本所在。

    何以大?答曰“有容乃大”!如是而已。

    二. 博与寡。我们在创作时时而会感到力不从心,自己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我们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时而会觉得不太了解他的用词,他的用典,可能不习惯他的表达方式,可能未曾遇到过他说的事情,可能体会不到他的感受,这时候我们是要批评别人的晦涩呢,还是感到自己知识和感受的匮乏?

    人,以有穷之寿处无穷之世。出现上诉的情况是正常的。我们提出博的概念,是指在知识上,修养上,感受上的广博,与其说他是一个范畴,不如说他是一种态度。这就是自省和接纳的态度。世界就在你面前,就看你愿不愿意通过自省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接纳而达到与世界的融合。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有主动的去否定自己,去包容世界的人才可能成为渊博的人。不知而自以为知,不解而强加辩解,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姿态和地位用各种方法去拒绝包容世界并阻挠别人包容世界的人只会固步自封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最终被历史证明为“孤家寡人”。

    对于做诗的人不是说你读的诗词多,读的评论多,了解的文化背景多你就是博大了;更在于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认识上,看看电视了解一下世界局势,了解一下经济政策,了解一下人民的生活,甚至可以看看什么珠宝首饰,甚至可以看看什么猫狗宠物,可能当时你不觉得如何,但当有一天你读到某个现代风格很强的诗歌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里面这些新词汇我都知道,这就是得。

    三. 精与粗。这是说文字驾驭上的问题,这不仅仅需要前面的博,更需要深刻的体会和思考,把别人说的通过自己的认知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够收放自如。不流于形式,不追求巧妙,而是让文字的工具和内心的思想自然的契合在一起,收之于胸,呼之欲出,这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这也就是我所要说的精。

    理解文字的特性,感受诗词以及格律的内涵,你会发现有一天你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畅想中产生新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文体的时候。记得一次与孤舟兄畅谈,听他说音乐方面的事情,他说到重现古曲并超越古曲,达到今人也可以创作自己的体例得想法深得我心。我想我今天这个谋求新文体的思路里面也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启发。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啊。(完)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