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其他论文 -> 其他 -> 论文内容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思考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其他    收藏本页

摘要:我国已逐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文章分析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制度、就业观念等尚未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变化而出现的一些新的就业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英才(即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平均增长率为7.5%,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首次突破百万人大关起,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1998年108万人;199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达159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4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到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15%,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走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高速增长,2002年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将超过280万,每年以将近70万的数量在增长。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长一方面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带来就业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国家今天和未来发展的大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出现的“就业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进程;反之,将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巨大阻力。
    1、高等学校应合理定位,形成办学特色。
    长期以来,我们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要求学校的教育质量和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致使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纷纷挂上综合大学的牌子,似乎只有办综合性大学才有出路,但最后往往办成的是压缩型的低质量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高深学问”,专业门类亦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足。同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则又不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真正达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办学层次将进一步“分化”。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大类来分,可以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专科生教育。承担这些教育任务的普通高校客观上也是存在着层次的区别的,将大致形成为四类: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学院或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各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任务,它们培养的毕业生要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岗位层次服务。因此,在不断扩大的高校队伍中,高校之间将随着其承担的培养目标在社会竞争中的自然定位,而进一步地分化,除少数研究教学型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为主,走“精英”的培养道路外,其他大部分院校必然要走“大众化”的培养道路。因此,高等学校只有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才能使其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顺利就业。
    2、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多样化。只有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包括办学的层次、类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的多样化,才能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不同层次人才相互替代的现象才可能消失,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才有可能各就各位。另外,我国高校为适应大众化发展的需要,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部分高校要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能适应大众化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上来,并要针对这一目标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有较大覆盖面和结构化、交叉互补、充满活力的专业群体,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管理方面,可以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取消学生修业年限的限制,并加强校际间学分的互换,充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高等学校要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把学业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企业加强合作,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高校必须以毕业生就业“大众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培养质量,做到人职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3、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加快就业市场体系的培育。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在原先就业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深化,彻底打破旧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充分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双向自由选择与自主择业。同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同时,就业市场体系的完善能够使劳资双方的信息保持充分的畅通,减少双方搜寻的时间与费用。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难可以说呈现出结构性和区域性特征,因而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一方面促进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同时要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并规范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资源信息库,用人单位要及时发布需求信息,毕业生也可把求职信息存于信息库以供用人单位选择。
    4、转变观念、加强研究、狠抓落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高校要真正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高校要加强研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在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特点的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5、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要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
    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改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就东不就西”(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而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少有人问津)和“就高不就低”(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高收入、高福利单位,而广大的基层单位、中小企业则不屑光顾)现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只有高校毕业生真正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消除高校毕业生在地区分布和结构上的不平衡现象。

    总之,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道路和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体系,形成科学的、符合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念,就一定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